在历史长河中,中国一直是一个十分注重外交和引进流通的国家,在西汉时期,汉武帝便派张骞出使西域,以开辟出如今以西安为起始点的陆上丝绸之路(东汉时起点变更为洛阳)。
在新中国成立后,更是将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作为警钟,积极引起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理念,从而走出了独属于中国特色的科技、文化、政治、经济之路。
在饮食文化上,我国不仅是引入了他国的饮食文化,更是将一些中国原本没有的食材、动植物引入,诸如曾经未曾摆上餐桌的小龙虾。它原本在国外泛滥成灾,却无从解决,引入中国后,大家生生将其吃到需要进行人工养殖培育。
今天文本要介绍的,就是一种在印度泛滥成灾的可食用植物,它被引入我国后,却被大量种植,营养价值比菠菜还高。
这种植物就是藤三七,也可以称之为土三七。它在南方相对来说要常见一些,很多人将它当作杂草,不知其中价值,而事实上,早在2018年,就有央视科教频道的《健康之路》栏目,就已经为它正名。
它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被引入中国,曾还被很多无良商家用以冒充三七,欺骗消费者。
藤三七虽然和三七有着相似的名字,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,它的藤茎上长有许多的小珠芽,看起来就像是上面长了小豆豆一样。
既然和三七完全不同,那为什么称它为藤三七呢?
其一,是因为藤三七的根茎,尤其是偏于下面的部分,与大家所熟知的三七十分相似。
只是相对而言,藤三七的根茎比之三七,要更小一些。
其二,是因为藤三七本身所具备的部分功效,诸如活血化瘀、镇静止痛等,与三七也有相似之处。
其实,藤三七的藤,本身就是具备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功效的,而藤三七的根茎,除了上述提到的作用之外,还有着很好的补肾效果。
藤三七很适合作为一种家养的植物,当家中有人崴脚,或者是淤青之类的伤痕时,可以直接将其打碎,然后外敷,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和抗菌镇痛的效用。平时家里有孩子经常磕着碰着,敷拥它既有效,也十分方便。
除了作为药用之外,它还能够食用。
藤三七的嫩叶和嫩尖可以用来炒菜、清炖,也可以用于做凉拌菜。吃起来口感有一些滑溜,但是味道很鲜。它富含矿物质营养元素,如钙、钾、磷、镁、钠等,还有着铁、锌等微量元素。
此外,藤三七还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蛋白,极易被人体吸收,也有着维生素C和还原糖,不过栽种它的人要注意,这二者的含量多少与施加氮、钾的肥料息息相关。
藤三七还格外适合血脂较高的人,它有着改善肠道,控制人体血脂含量的功效。
凉拌——将藤三七的嫩叶或者嫩尖摘取洗净,在焯熟之后,浇淋上制作好的蒜蓉和以及调味料,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。
清炖——清炖选用的是藤三七的珠芽,也就是其靠近地面的疣状突起,摘取洗净后,先焯水,然后用以作为清炖乳鸽或者其它食材的配料,不仅能够提鲜,还能使得这汤更加滋补。
在将藤三七制作成菜时候,要十分注意,藤三七本身有着轻微的毒性,所以一定要事先焯水,并且将其彻底弄熟之后才能食用。
否则,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。